文\戴曉婷
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南京分所律師
背景介紹
2021年2月8日,北京互聯(lián)網(wǎng)法院公布原告宋瑋訴被告周余、北京虎嗅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名譽權糾紛一案。該案的原告宋瑋系《財經(jīng)》雜志副主編,即知名媒體人小晚,曾因工作需要采訪過美團創(chuàng)始人王興;本案被告周余系虎嗅員工、擔任編輯工作。判決書顯示被告周余于2019年8月29日通過微信群聊的方式散播美團創(chuàng)始人王興與原告存在不正當男女關系,主動向不特定的公眾傳播不利于原告名譽的虛假事實,足以使相關公眾對原告的道德水準、職業(yè)操守持有負面評價。法院認定被告周余的行為侵害了原告宋瑋的名譽權,被告周余向原告賠禮道歉,賠償原告精神撫慰金肆萬元整。
律師觀點
首先,我們來了解一下何為名譽權。
名譽權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維護自己品德、聲望、才能、信用等的社會評價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。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,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、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。
其次,法院如何認定被告周余在微信群中的言論侵犯了原告名譽權?
本案被告周余在微信群中的言論,不僅符合名譽權侵權構成要件,即受害人確有名譽受損、社會評價降低的事實,加害人存在侮辱或誹謗的加害行為,加害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,加害人主觀上存在過錯;而且法院在審理過程中考慮到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的特點,結合侵權主體、傳播范圍、損害程度等具體因素進行了綜合判斷,最終認定被告周余的行為侵害了原告的名譽權。
最后,虎嗅公司是否應承擔連帶責任呢?
這里值得注意的是,被告周余雖系虎嗅公司的員工,但是因為發(fā)布涉案言論的微信群并非虎嗅公司的工作群,涉案言論進一步傳播的相關微信公眾號和頭條號也非虎嗅公司運營,也沒有證據(jù)顯示該公司指派周余從事與此次涉案言論有關的工作。根據(jù)現(xiàn)有證據(jù)無法證明虎嗅公司與周余兩者之間存在共同的意思聯(lián)絡,也沒有證據(jù)證明虎嗅公司存在幫助、教唆周余對原告的侵權行為,法院最終未支持原告對虎嗅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的主張。